站内搜索
发布时间:2025-07-31

 

物流通则城乡活,城乡活则民生兴。近年来,邯郸市邱县坚持交通先行、物流跟进、产业垒基、电商协同,持续创新客货邮融合发展模式,构建高效稳定的农村寄递物流服务体系,构筑起城乡要素流动便捷桥梁,有效推动了县域特色农产品上行、农资和消费品下行,让乡村振兴的“毛细血管”更加畅通。

模式创新 完善寄递物流体系

以路为线,织密覆盖所有行政村的综合交通网络,夯实客货邮融合发展基础。邱县着力巩固扩大“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果,合理统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大力实施路网改造提升工程,提高农村公路技术等级,为完善县乡村三级寄递物流体系提供“一路支持”。2021年以来,邱县整合资金,先后投资3.94亿元,新建改建农村公路789.21公里,农村道路总里程达900多公里。建成以省道S344尖永公路、省道S237大边公路、国道G514齐邯公路为主的县城大外环和106国道外联通道,形成了干支相连、横通东西、纵贯南北、串联乡村、对接城区的交通网络。目前,邱县行政村等级公路通达率达100%。

以车为针,穿引城乡公交一体化,提升客货邮融合发展质效。按照“县、乡、村”一体和“路、站、运”统筹规划,邱县构建起以道路客运班线为主、城乡客运为补充的道路运输经营格局,高质量建成4条主要线路、50条支线线路,建设客运站7处,候车亭、招呼站牌265处,辐射全县217个行政村,实现公交客运线路的全覆盖,达到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5A级水平。完善客运场站、农村物流快递点位布局,建成1座县级城乡三级客运站和梁二庄站、陈村站、马固站3座便捷客运站,具备客运、换乘、中转通讯信息综合服务等多项功能,实现城乡公交进场率达到100%。购置新能源电动公交车50辆,沿线路建设充电桩30台,充分满足城乡公交车辆运营需求。2021年至今,邱县改革县域内农村客运班线,将全部车辆更换为新能源车辆,实现镇村客车通达率、城乡客运公交化比率、城乡公交候车站点500米覆盖率“三个100%”。以县级共配中心为基点,开通20条客货邮公交专线,构建覆盖县、镇、村的城乡配送综合服务网。

站邮融合,完善农村三级寄递物流体系,建强客货邮融合发展阵地。邱县深入推进运输网络融合,按照“县—镇、县—村、镇—镇、镇—村”几种模式,逐条线路梳理融合可行性,以点定线,串线成网,公交企业为邮政公司带运邮件,节省了邮政公司、快递企业邮件进村的配送成本。邱县交通运输局投资1500万元,在县级客运站内融合建设集快递分拣、电商服务、智慧物流于一体的共配中心,建设约3000平方米的厂房新上全自动分拣线、智能分拣系统、监控安保系统,每小时分拣快递10000余单。在资源整合中,县创新探索客货邮融合发展路径推动公交公司与邮政快递企业深度合作,通过信息化、“一车双用”降低物流成本、提升运输效率中通、申通、圆通、韵达、极兔等快递企业共建共治共享。开展邮运与公交联运,在公交首末站、换乘枢纽等设置邮政快递交换点,实现邮件、快件的无缝衔接转运。同时,将乡镇客运站及相关闲置办公用房综合升级改造为镇级物流快递配送综合服务站,将217个村内超市或党群服务中心改造为村级综合服务站,实现村级物流服务网点全覆盖,形成快件通过共配中心分拣后,由物流配送车运至镇级服务站,再由村通公交车运至村级服务站,村民扫码取件的安全快捷闭环链条。

平台赋能,建立客货邮共享信息平台,为客货邮融合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为推动客货邮健康发展,邱县建立客货邮共享信息平台和电商直播基地。通过信息平台,物流企业、农户可以提前预约客运车辆带货服务,客运企业也能根据货物信息合理安排车辆和线路。此外,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客货运输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为优化运输方案、提高服务质量提供数据支持。货主还可以利用信息系统实现对物流资源的动态管理和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物流成本。为解决客货邮“吃不饱”问题,邱县立足特色农产品,积极发展“一品一播”电商直播平台,建起中原地区首个食品网批基地,全县217个行政村均培育电商直播带货领头人。邱县依托食品加工、传统手工艺等优势产业,从200余家企业精心筛选出334类线上适销产品,涵盖农产品26种、工业品298种、文创产品及其他10种。其中,蜂蜜红薯、玫瑰花、文冠茶、牛羊肉等136种适销产品被列为重点推介对象。积极引入“大龙网”“猪八戒网”两大数字化服务平台,为电商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成效: 农产品进城更便捷

邱县开展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革,不仅实现了人畅其行、货畅其流,而且推进县域主导产业的壮大,为乡村全面振兴和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了新引擎。

一是激发“链动”效应,实现“快递进村、产品上行”的良性循环。邱县把客货邮一体化融合发展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突破口,按照“产业发展到哪里、客货邮就通达到哪里”的工作思路,到2024年底,圆满完成了公交运营线路围着产业转,点、线、面一体化布局,遍布全县城乡的运输网络,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带来了人流、物流、信息流。随着客货邮线路的布局,沿线建成了邱城“丝棉木小镇”、梁二庄“文冠果小镇”、段寨“红薯小镇”、陈村“养殖小镇”等特色产业小镇,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一大亮点。2023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

二是降低了物流成本,营造了一流营商环境。通过客货邮融合发展,带动了全县物流业的壮大,邱县物流园日均发货量约4000单,1公斤以下快递由2元降为1.6元,其他重量快递约降10%,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为产品流通提供了有力保障。四通八达的客货邮线路,宜居宜业的营商环境,吸引了一大批外地客商纷纷慕名前来邱县投资兴业,全县招商引资工作连续几年位居邯郸市前列。2023年,全县签约项目83个,总投资118亿元,项目数量同比翻番。

三是加快了城乡深度融合,提升了邱县美誉度。通过实施“客货邮+文旅”,先后开通的旅游交通线路和精品旅游专线,串联起青蛙漫画馆、盛水湾玫瑰产业园、老沙河观光带、红薯小镇、文冠小镇等主要景点,形成完整的旅游交通网络,吸引了大批县外游客采摘观光、旅游休闲,开辟了增收致富新门路。为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邱县还优选了“破釜沉舟”“虎守杏林”“巨桥发粟”等邱县典故,打造工业旅游、红色旅游、文化休闲旅游线路,大力发展全域旅游2023年旅游接待人次达321.6万人,旅游收入达到2.3亿元。